由 鐵船長 發表於 2009年 10月 27日, 16:04
人类每当发现新观念新想法时..
便会产生兴奋的感觉.
诚如电视节目"冷知识轰趴"所讲的:
人 类 是 唯 一 获 得 越 多 冷 知 识.越感到快乐的动物?
哥伦布发现新大陆.牛顿发现地心引力.阿基米得发现浮力..
这些过程都有一些共通点~推翻现有的理论.研生出崭新的想法..
初次遇到吕宗耀时有这种感受..
最近拜读倪海厦先生的网页时也产生了这种感觉.
?
从小到大几乎所有人与媒体便被告知西医是先进的医术..
因为西医发明疫苗..拥有精密的手术.而且读西医是可以赚钱的..
生病要看西医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.
而中医只是用来调养身体..
所以一直以来西医为主.中医为辅的概念便根深蒂固在我心中..
直到遇见倪海厦先生的网站.
对我而言.他的言论就像冷知识..一直一直推翻我固有的想法..
?
仔细想想.
身边如果有亲友得了重症..
究竟有多少是因为接受西医治疗而全愈的呢??
多数不过是在延长生命..忍受西药带来的副作用..
茍延残喘地度过馀生..
?
而中医的闻问望切.看病是看全身.看气色..
且强调顺应天体运行.
以扶正人体正气.来抵御外来的邪气..
可以说身体各器官都有相关相连性..
如肺不好便会影响肾..肾差便有可能导致肝衰败.
然後便衍生出胃会有毛病.
这种情况在西医可能便会转诊转来转去还看不出所以然..
?
中医这种理论的确有点抽象.也因为如此.
容易造成中医是不科学的看法..
?
中医的另外问题便是庸医满街跑..
当你看了几个没用的的中医後可能就对中医心灰意冷..
慎选好的中医其实便成为重要的功课..
当然这也有些难度...
?
西医是强在外伤急救.镶牙等外科技术..
真正能治病无副作用的还是中医.
想想中医已有4.5千年历史..
中国与台湾竟然还那 相信仅有几百年历史的西药科技.
的确有点啼笑皆非..
倪先生文章便提到李远哲博士一直鼓吹生技科技与西药研发..
然後说台湾这样才能与世界并驾齐驱.甚至超越.
但如果一昧的学习别人长处而不发展自我特色..
即便你真的超越又如何??
只能说这是一个没创意的出发点..
终究还不是学习别人的东西..
确从没想过发展华人的独有的中医科技.
?
倪海厦与吕宗耀都有些共通处.
以独到且诚实眼光看待事物.
并以本身所拥有的优点为而自傲.
?
中医为主.西医为辅..
这是我新的想法.
目前,很多所谓的现代学者,尖锐批评中医的不科学,甚至是伪科学。理由是中医无法量化,无法标准化,缺少可重复验证性。然而,这些理由正确吗?
首先,无法量化的问题。我们不得不承认,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靠着科学技术这个工具,比以前大大提高了。而这里面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电子计算机,它引领我们进入了信息的时代。我们不可否认,电子计算机是杰出的量化科学的代表,具有非常的精确性。
然而,我们却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: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计算机,其智力还比不上一个10个月的婴儿。一般婴儿6个月左右就能正确判断物体的形状,是方,是圆,椭圆,。。。包括一些不归则的形状,而计算机则做不到这一点;一个婴儿,不会因为妈妈早晨起来脸上长了几个青春痘、或者改变了衣着而认不出她,但电子计算机会的,它无法界定是与不是、或者量变与质变的界限。
所以,现在一个叫做“模糊数学”的学科正在兴起,以弥补计算机这种绝对精确量化的不足。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早就有这种量化与模糊完美结合哲学体系,中医也是其中的代表,现在却要抛弃它,去追求西方认为已经有些过时的绝对量化、标准化,不是很可笑吗?
再说标准化的问题。认为只有一个统一标准的,才叫科学,也就是,一是一,二是二,不能一也是二,二也是一。
举一个例子,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光具有波粒二相性,也就是说,它既有波的特性,也有粒子的特性;也就是说,光既是连续的物质,又是一份一份的不连续的物质。这种矛盾的共同体困惑了很多伟大的物理学家,包括爱因斯坦。最终大家也是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事实,认为在微观世界里,我们平常的那些运动规律和原则已经不适合了。
所以,你能说这个世界只有“是”与“不是”吗?一就是一,二就是二吗?不能!这个世界上,有很多事物是非线性的,不可标准化的。非要全部都标准化,认为标准化才是正确、科学,这叫做“削足适履”!
至于可重复验证性,更不用说了,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事物,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运动轨迹。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病人。这个病人经过这种方法治疗,痊愈了,不能说另一个相似的病人用同样的方法就能好。而其实中医的优势正在于非常细微的个体化治疗方案。不是说中医本身的问题,而是我们很多人没有很好地掌握这种个体化的治疗方法,问题在人。西方现在正在逐步认识到个体化治疗的优势,他们认为全世界医学最早应用个体化治疗的人是谁呢?是张仲景,中医的医圣。而我们现在却要放弃仲景之学,学习西方认为已经存在问题的群体化治疗,不是可笑吗?